首頁 > 治療項目
微創植牙
微創植牙
什麼是植牙?
植牙是當牙齒被拔除之後,用來「重建」缺牙區,以回復咀嚼功能的一種治療方式。也就是說,當牙齒還在的時候,是不需要植牙的。只有當牙齒因為蛀牙、牙周病等太過嚴重,而需要拔除時,才會需要考慮植牙哦!
當我們的自然牙根還存在時,我們可以直接在上面製作「人工牙冠」,也就是假牙。但當我們的牙齒被拔掉時,牙根也會被連根拔起,假牙底下沒有支柱支撐,就無法穩固在口內。所以植牙其實就是會在缺牙區植入「人工牙根」(也就是植體),來當作未來假牙的支撐,這樣才能夠承受咬合力,用得久、用得穩。
植牙的材質是什麼?
植體的材質一般是選用「純鈦」或「鈦合金」,這兩種材料與人體相容性極高,且跟人體的骨頭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極佳(又稱「骨整合能力」),可大幅增加植牙的成功率。
植牙的時間要多久?治療流程是如何呢?
植牙的總治療時間有多長,其實是因病人的條件而異。
簡單來說,條件越好,人工牙根與骨頭結合、穩固的時間就越短,整體治療速度就越快。
而以一般缺牙狀況來說,若骨頭、牙肉的條件不差,一般的流程是這樣的:醫師先施行局部麻醉的情況下,稍微切開牙肉,並將牙肉底下的齒槽骨磨出一個適當大小的洞,再將人工牙根放入,最後進行縫合,等待人工牙根跟骨頭結合在一起。等待時間約需要3-6個月,後續再將「人工牙冠」(也就是假牙)接出來,就可以恢復成有牙齒的狀態,可以好好吃東西啦!其實步驟相當單純,因此操作時間也不長。
且因為有進行局部麻醉,因此手術過程中並不會疼痛哦!
除了植牙之外,還有其他選擇嗎?
當然是有的,在大約20~30年前,植牙還不成熟的時代,牙醫師一般是使用「牙橋」或是「活動假牙」來重建缺牙區。
它們直至今日仍是有效的治療方式,若病人有較嚴重的全身系統性疾病,不適合進行手術,或是骨頭、牙肉的條件真的太差時,就相對比較不適合植牙,反而是傳統的牙橋、活動假牙會比較適當。
不過牙橋跟活動假牙都有各自的缺點,因此植牙才會應運而生。
牙橋的缺點是「清潔不易」以及「需修磨隔壁的牙齒」。
活動假牙的缺點則是「咀嚼功能打折扣」以及「需拆卸清潔,較為麻煩」。
因此必須說,只要病人條件許可,通常植牙還是更為理想的選擇,因為它免除了上述的所有缺點,不但能完整重建咬合力、恢復咀嚼功能,也不需額外修磨牙齒,清潔也較為便利。
唯一的缺點是需要等候3-6個月的骨整合時間,才能將假牙接出來使用,所以等待時間會較長。
井然選用什麼植牙系統呢?
現在植體的廠牌非常多,有美系、歐系、韓系、台系等等,到底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,又該如何選擇呢?
井然選用的是全世界最大的牙科材料商「Dentsply Sirona」,旗下的「MIS」植體系統。
其材質為鈦合金,主成份為「鈦-6鋁-4釩」,硬度較高,可以承受較大的咬合力,減少植體斷裂風險。
此外,MIS採用「拋棄式鑽針」來修磨齒槽骨,為單人單次使用,並採用原廠滅菌包裝。
如同刀片、手套、針線等拋棄式醫材,手術後鑽針無須重複使用,自然也免除消毒、滅菌的過程,因此成本較高。
儘管製造成本增加,但所換來的是植牙鑽針無須重複清潔滅菌使用,無須擔憂交叉感染風險,醫病雙方都能「植得安心」。
且拋棄式鑽針的尺寸是專為植體量身打造,鑽孔時更不易出錯,可提高安全性。
- 1
- 2